岩洞卷——攸县白石洞
2013-06-19 10:50:49          来源:攸县风物 | 编辑:颜洪 |          浏览量:10333

  白石洞又名“白蛇洞”,位于柏市镇垅下村岩下组。白石洞因洞壁全系白色石灰岩而得名。至于别名“白蛇洞”则无从考究。但在垅下村大屋组有岩洞称“青蛇洞”。该洞窄长、险峻,长约500米,宽1-5米不等,高30多米,洞顶有多处“天窗”,入口高大,中央倒悬两根钟乳石,酷似巨蛇的两颗毒牙,大有吞噬来人之势,故称“青蛇洞”。或许,“白蛇洞”正是对应“青蛇洞”之名。

  白石洞分洞门、外洞、内洞三部分。洞门宽敞为古人所建,十余人可同时步入。洞门上有一副对联,是古人所撰,文曰:“白石频滴昙花雨,石洞远传贝叶声”,充满着禅意。从洞门步入是高大的外洞,岩壁上方高悬一块匾额,其文曰:“白石洞”。字体苍劲有力,是攸籍蜚声国际的佛学家陈健民先生所书。

  白石洞的外洞纵深近100米,宽约50米,高约7米,右侧前后各有一个小口通往山外,阳光比较充足,恰似两个天窖,也象白蛇的两只大眼睛。外洞可容纳千余人。过去这里有个“千秋会”,每逢农历八月十五开醮祭神,香客云集,车马络绎,热闹非凡。利用这个外洞作餐厅,一筵可以开80多桌。

  外洞的后面和右侧与许多不规则的小洞相通,这就是内洞了。到内洞有时须匍匐爬行才能进去,里面四通八达,深邃莫测。据说很多年前,远在20里外的泉塘山,有人在山边放鸭,走失两只,遍寻不见;过了两天,这两只鸭子竟从白石洞走了出来。

  从外洞的后面钻过去,不远,便有一滩清泉,从左边岩底徐徐流入右边岩下,微波潋滟,晶莹明净,分外幽雅,若非亲临其境,实难知道暗泉这般美好。洞内的石走廊伴着岩石曲折迂回,长达50米。游人至此,莫不叹为奇观。更有岩浆流成的“观音坐莲”形象,文静端庄,慈眉善目,即便能工巧匠,也难得有此生动的杰作。

  白石洞幽深景奇,古往今来,来此观光者不少。石壁上的留言,比比皆是。

  白石洞口有一古寺,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复。1982年,佛学大师陈建民捐资,重塑一尊张老真人和其他一些佛像,供人朝拜。神龛两边挂着一幅令人注目的竹刻对联:“白日依山明朝转,石上流泉几时回。”白日依山,明早必定转来;可是石上流泉几时才能再见呢?此联充满着岁月无穷、世事转瞬即逝的感叹,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依恋。

  这幅对联是清末民初乡儒朱会心先生所作,竹刻技艺则出自朱会心的弟子朱解农先生之手。朱解农家居白石寺附近,童年从师朱会心老师。课余,师生喜在白石寺内外盘桓。一日,朱老师远眺沉吟,吟成“白日依山明朝转,石上流泉几时回”一联,嘱学生朱解农竹刻。解农遵师命,入山斫取直圆的竹子,截取一段风干后,中分两半,磨光外层,贴上特请时任江西大庾中学语文教师的柏市籍著名书法家陈德文先生代书的联语,二、三同窗从旁协助,摸索用刀,细心试刻,夜以继日,竟然一举成功。事后,钉上铁环,刷上亮漆,系上红布条,全体弟子在朱老师带领下,将凝聚师生心意的竹联送至白石寺。寺中住持闻讯,鸣炮迎接,备斋宴答谢。抗战军兴,解农先生投笔从戎,后随军开赴台湾,乃至海峡阻隔,西望乡关,泪湿沾襟。1988年,两岸解冻。次年,朱解农先生自台回乡探亲,与其弟朱大鹏一同走访白石洞,只见白石寺已残败不堪,当年亲手雕制的竹联不知去向(据传,“文革”中“破四旧”将竹联烧掉了)。先生叹息不止,暗缀小诗一首:“弱冠离家久未还,故乡恍惚万重山;今朝重游白石洞,文化没落难展颜。”解农先生决心重新雕制一幅竹联,悬挂寺殿,以寄乡思。回台湾后,他在高雄市一家竹木雕刻公司购到一幅半成品竹材,凭五十年前的经验,足不出户,一鼓作气,为该联写字雕刻。时经半月,即告完成。托回大陆探亲的友人带回故乡,张挂寺内。后来,朱先生在台闻听故乡在积极修复白石寺,感慨万千地在家书中写道 :“闻之雀跃三百,乐观其成。料将此一圣地,恢复旧时风景,吸引中外游人,当为时不远。幸甚,幸甚。”

  现在,白石洞及其白石寺正如朱解农先生所预料,已成为酒埠江风景旅游区的知名景点,吸引着八方游人。

  作者:刘湘林

责编:颜洪

来源:攸县风物

攸县新闻
成长ABC
攸视频
直播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